2019年2月4日讯,在过去一年的前三个极度,俄罗斯和中国的货币互换量达到7320亿卢布(约合769.7亿人民币),在2017年该数据仅有3720亿卢布(约合391.1亿人民币)。双方货币互换量翻倍,意味着人民币地位的提升,美元的衰落。
人民币逐渐成为世界主导
关于货币互换:
马来西亚去年8月份和中国签订了规模为1100亿吉特(约合人民币1800亿元)的货币互换协议;
日本去年10月份与中国签订34000亿日元(约合人民币2000亿元)的货币互换协议;
菲律宾去年同期也签署了该协议;
阿根廷去年11月份签署的规模达到187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3亿元);
印尼同期也签了440亿印尼卢比(约合人民币2000亿元);
欧洲国家里,已经脱欧的英国也率先和中国签署了价值400亿英镑(约合人民币3500亿元)的货币互换协议。
截至目前,全球一共有36个国家和中国签署(续签)该协议,总价值已经答案都3.4w亿人民币元。
除了签署协议外,各个产油大国也在加速向人民币靠拢,俄罗斯、沙特、伊朗、委内瑞拉、尼日利亚、安哥拉、阿联酋、伊拉克、卡塔尔等大部分OPEC国家都已经使用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。而在美元衰落的那个国家,路透社最新消息称,国际电商平台eBay纽约高管已经表示,最新的跨境支付系统里,已经在使用人民币收付款。美国民众可直接使用该系统用人民币直接购买中国的商品。
英法德联合建立SAS
自从美国去年年终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,在伊朗的请求下,欧盟决定建立SPV结算机制,目的是规避美元对伊朗国际结算的干扰。然而时间到了2019年初,该机制依旧未能建立,有传言是欧盟因为担心会受到美国制裁而有意无意延迟了该项目。
迟迟等不到欧盟SPV机制的完成,伊朗在1月份公开表示向中国、印度、俄罗斯三个国家寻求帮助。“……我们会与欧洲人继续就特殊载体努力,但现在不等他们……我们将与印度、中国、俄罗斯等传统伙伴展开合作……”,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如此表示。
而最近,欧盟外交代表莫盖里尼终于不会那么尴尬。外媒报道,英法德三国外交部长发表联合声明,表明SPV机制将由他们领衔建议。声明中提到:英法德三公对伊核问题高度重视,将联合建立专门用于伊朗结算的INSTEX SAS,该机制将简化欧洲和伊朗之间所有财务汇款,规避美元的干扰。
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,高度赞赏欧洲国家的努力。